地震到底能不能被预测?
或者说,地震能不能像天气预报那样被预测?
到目前为止,我查了一圈资料后发现大多数人还是持否定的态度。
只有少部分人会坚信地震来临前一定会有一些预兆。
——即使这些预兆,也大多数被人指出是巧合,或是毫无科学根据的。
比如,我们常说的‘地震云’现象,就已经被专业人士辟谣了。
但是呢,我是觉得多了解一下相关知识点也不是不错的。
即使有些知识点,事后被证明是假的,其实也无伤大雅。
毕竟命只有一次。
所以,我今天搜了一圈资料后,给大家盘点一些地震来临点的征兆。
注意哈,这些征兆不一定就是科学的,仅供参考。
因为预测地震真的是世界难题。
另外,说明一下,今天的主要内容是李永乐老师的这篇视频摘抄的: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搜搜原视频。
还有参考这篇文章:《地震前兆有哪些?》
https://www.bjsdky.net/portal.php?mod=view&aid=640
地震来临前有哪些征兆?✦
我在查资料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引用了同一篇介绍唐山大地震的文章。
特别是一些科普视频,一听文案都是差不多的。
然后就发现,原来都是源于这篇报告文学:
(出处见水印)
我在豆瓣上查到了一本书的信息:
但是没找到电子阅读的资源。
如果感兴趣,推荐你图书馆借阅一下纸质书,或者直接买一本纸质书。
除了唐山大地震那次人们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其实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比如,明清时期民间就流传过一篇《震兆六端》。
内容如下:
一、井水本湛静无波,倏忽浑如墨汁,泥渣上浮,势必地震。
二、池沼之水,风吹成毂,行藻交萦,无端泡沫上腾,若沸煎茶,使必地震。
三、海面遇风,波浪高涌,奔腾萍溷,此为常情;若风日晴和,台飓不作,海水忽然浇起,汹涌异常,使必地震。
四、夜半晦黑,天忽开朗,光明照耀,无异日中,使必地震。
五、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蜿如长蛇,横亘空际,久而不散,使必地震。
六、时值盛夏,酷热蒸腾,挥汗如雨,蓦觉清凉如受冰雪,冷气袭人,肌为之粟,使必地震。”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是说:
1)如果井水本来清澈,但是突然浑浊了,就有可能地震。(即, 地下水突然有变化)
2)如果池沼里的水本来平静,突然冒泡了,就有可能地震。
3)如果海面上没有风,却突然出现海浪或者旋涡,就有可能地震。
4)如果半夜天空突然亮了,就有可能地震。(即, 地光现象)
5)如果晴天的时候,突然出现成缕的黑云,像长蛇一样,就有可能地震。
6)如果在盛夏的时候,天气突然变冷了,就有可能地震。(即, 气候异常)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征兆。
电磁场异常
比如,收音机突然没信号了,或者声音突然变小了。就可能有地震。
因为随着地下岩石的变化,可能短期内造成了磁场变化。
动植物异常
这一点我在刷知乎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提到了。
比如地震来临前几天,各种蛤蟆成群,或者昆虫成群跑路。
还有老鼠啥的,也从洞里钻出来成群结队跑路。
或者水里的鱼,疯狂跳出来。
还有人编了一个歌诀:
震前动物有前兆,发现异常要报告。
牛马骡羊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飞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动,老鼠痴呆搬家逃。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儿惊慌水面跳。
蜜蜂群迁闹轰轰,鸽子惊飞不回巢。
而且,我注意到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人都提到了狗。
比如,农村家里院子里的狗,在地震要来临的那几天,甚至,是当天夜里,它会一直叫,显得特别焦躁。
并且,狗狗不愿意进屋,也不愿意靠在墙边。
如果主人开门查看情况,它会试图把主人引出屋子。
据说是因为狗狗能听到一些声波。
但是我感觉一点只适合农村,因为城市都是楼房了。
特别是住高层的,即使家里有狗,来地震了也听不到……
地声
地声就是指地震前能在地面上听到一些异常声音响动。
我国的历史文献资料中也有一些记载,如:“地下有声,地为之震”、“地震有声如雷”、“每震之前,地内声响,似地之鼓荡”、“未震之先,耳中闻河水汹汹之声”、“将震之际,平地有巨大风声,呜呜怒吼”、“初至时地中如大风吼,既而如迅雷鸣”,等等。
所以有句话叫 “先听响,后地动,听到响声要行动。”
另外,还有人总结出一个规律: 大震声发沉,小震声发尖;声音响得长,地震较远,响得短,地震就在近旁。
地光
有些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地光。
颜色有很多种,比如红、白、黄、蓝等。
比如,之前的土耳其地震之前,有人在夜里拍到过蓝光。
再比如,1976年7月28日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大震,因为两位火车司机突然发现前方夜空中出现3道耀眼的光束,意识到这可能是地震前的地光,立即紧急刹车,避免了从北京开往大连的129次列车出轨和翻车的危险,保住了车上1400多名乘客的生命。
震前大雨、大涝和大旱
1668年7月25日山东8.5级大震,震前“霪雨连绵,平地波涛泛涨,民地涂泥。”周边省份江苏、河南、安徽和河北也出现大量和长时间的降雨,山东与江苏接壤地区甚至“天雨五十日,震后又雨五十日。”
1679年9月2日京津地区最大的平谷8级地震发生前,京津、河北就出现了特大干旱。
1920年12月16日的宁夏海原8.5级大地震,史料记载当年北方数省大旱,死50万人,遂地大震。有关专家对华北及渤海湾地区解放前7.5级以上的8次大地震进行梳理,发现震前均有大旱天气出现。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前,该地遭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和涝灾,转而又突然出现几十年不遇的特大干旱。
1970年1月的云南通海强震也是这样,前一年发生了几十年未有的大旱,次年便发生了大地震。
注意前震,小心余震
大震之前,可能会有一串小震。即, “小的闹,大的到。”
在我国地震史料中有不少震例记载有前震活动,如公元1512年“五月云南地连震十三日,八月云南地大震。”1668年7月29日镇江府、丹阳“戌时地震,先数日微震一次,是日震甚,山动摇,江河之水皆为鼓荡,停泊之舟多覆溺,城内外震裂墙屋无数”,这是说在强震发生前数月或数日,都存在前震现象。
另外, 大震后,也容易有余震。康熙十八年己未7月28日三河大地震,“自被灾以来,九阅月矣,或一月数震,或一日数震,或间日一震,或微有摇杌,或势欲摧崩,迄今尚未镇静。”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