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他是沈抖,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97级校友。作为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他还有一个更为大家熟知的身份——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曾在内部信里这样评价沈抖:"具有战略视野,敢打硬仗、能打胜仗。"
1997年到2001年,沈抖就读华北电力大学计算机专业,在此期间中国互联网第二次大浪潮正在蓬勃兴起。大学期间的沈抖是同学们中的佼佼者,大学生该有的光环他都有:学习成绩优异,一直拿一等奖学金;社团积极分子,担任班长、系团总支副书记等职务,在学校各类活动中崭露头角。那时候各类优秀学生的表彰名单会张贴在校园的橱窗里,不管什么表彰,总能找到沈抖的名字,他因此被同学们戏称为"挂在橱窗里的人"。虽然只在华电停留了4年,但母校对于沈抖来说,意味深长。沈抖说,上大学之前他还没见过计算机,是母校给了他迈入互联网行业最好的专业基础积淀,他的人生梦想在华电萌芽。
沈抖从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时,中国的互联网已经以破竹之势渗透到各个领域,真正开始实现改变世界的预言。在这股浪潮中,沈抖并没有急着跳进热浪里弄潮,而是去了香港科技大学攻读博士。读博期间,他拿下过2005年数据挖掘领域顶级竞赛KDDCUP三个奖项的冠军。
2007年,沈抖从香港科技大学拿下博士学位后,入职微软AdCenter 实验室(西雅图),开始了职业生涯。读书和在美工作期间,沈抖获得了10多项专利,在国际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了40余篇高质量学术论文,获得过"微软学者"称号,两获微软金星奖。媒体曾用"技术天才"来形容沈抖,但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所谓的天才,只不过是大学期间所养成的自律和勤奋造就的。
展开全文
2009年,沈抖辞职创业,和同事共同创办了Buzzlabs公司,后来被当时最大的商户内容和广告提供商——CityGrid Media收购,沈抖也由此成为CityGrid Media的高级技术总监。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风雨历练过后,沈抖收获了扎实的技术知识储备、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对产品及应用要贴近用户体验的深刻领悟和感触,当羽翼渐丰,他想到了回国。国内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气势带给沈抖强烈的冲击,这也是他放弃国外打拼出的一片天空回到百度的原因。2012年,沈抖回国,从此打上百度的标签。
2019年3月,百度宣布了新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意在加速干部年轻化的进程,选拔更多的"80后""90后"年轻人进入管理层。5月17日,百度搜索业务战略转型为移动生态事业群组,沈抖被任命为这个核心业务部门的继任者,成为该计划宣布后首个晋升的年轻高管,同时,他也是百度内部成长起来的年轻高管。
从华电毕业快20年了,沈抖一直和母校保持着紧密联系。记者团的学弟学妹要采访他,他欣然接受;明德大讲堂邀请他,他如约开讲。2019年,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成立,沈抖担任兼职院长。他表示,作为一名华电人,能够同母校的老师们一起,为推动一流学科的发展、高端人才的培养做些工作,是件幸事。
在交流过程中,"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华电校训他脱口而出。在沈抖看来,这四个词语就是华电人特殊的精神印记。严厉的C语言老师仿佛还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她那独有的大嗓门也仍萦绕耳边;刚毕业参加工作的英语老师像大姐姐一样带着学生们打下坚实的英语基础。这些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教师群像正是华电精神的生动体现。已经成为公司管理者的沈抖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踏实勤奋的工作态度,使华电学生身上有一种值得信赖依靠的特质,这正是在华电精神的代代传承中,母校给与毕业生最宝贵的财富和最耀眼的标签。
从1997年沈抖作为一名大一新生步入华电校园,到2019年沈抖担任华北电力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兼职院长,时间过去了20多年。二十多年中国互联网浩浩荡荡,激起恢宏的时代浪潮,这股浪潮里,沈抖是见证者、参与者,更是推动者,但从他坚定的眼神里,我们依然能看到当年华电校园里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