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源自姬姓。周王朝时,宗室子弟姬忌、姬不佞、姬里三兄弟同朝为官,且同为大夫之职,因他们封地在阴地,阴故地在今河南卢氏县阴地城,所以人称阴忌, 阴不佞,阴里。他们的子孙后裔遂以封地名阴为姓。
④源自以食采为姓。春秋时,瑖吕饴甥食采于阴,曰阴饴甥。其后裔子孙有以食采地名阴为姓者。
01
〖郡望〗
阴姓的郡望主要有始兴郡、南阳郡。始兴郡:三国吴甘露元年(公元265 年)由桂阳郡分置始兴郡,相当于今广东省连江、曲江、韶关一带。
02
〖堂号〗
阴姓的主要堂号有金吾堂。金吾堂:金吾本是鸟名,能辟不祥。所以在天子出门时,前边一个官拿着这种鸟的模型带路,这官名“执金吾”。后汉阴识, 性忠厚,封阴德侯,光武帝每次出门,阴识常留守京师,拜执金吾,辅太子。
03
〖堂联〗
阴姓的堂联主要有:子孙必大(阴子方);爵邑当辞(阴识)。陈国名卿(阴铿);汉廷懿戚(阴丽华)。烈妇莫如荀采(阴瑜);娶妻当得丽华(阴丽华)。
04
〖名人〗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阴氏 21 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 33例。阴姓的历史名人周代有阴不佞,为阴里人;汉代有阴长生,新野人,隐士,又有女光武帝皇后阴丽华,大臣阴识,大将阴嵩;南朝陈有阴铿,姑臧人,诗人;南朝梁有梁秦二州刺史阴子春;隋代有阴寿,武威人,为赵国公;明代有阴子淑,内江人,为荆门知州,又有学者阴秉衡。
05
〖人口〗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阴姓 17895人,临汾市 1189 人,洪洞县 288 人。
06
〖供橱〗
阴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五号供橱。
07
〖字辈〗
清光绪十二年阴法先修《阴氏族谱》,江苏句容阴姓一支字辈谱为:“世泽润春,光祖修德,仁孝为先,克显家声。”
08
〖迁徙〗
洪洞大槐树移民武清县阴氏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广济寺奉诏迁居武清县崔黄口。
阴姓在洪洞县的分布
大槐树镇:南官庄、李堡
万安镇:西漫底
苏堡镇:苏堡、西尹壁、东尹壁、中尹壁、下鲁、张家庄、董家垣、山头、茹去、原上、蜀村、郭盆、北铁沟
曲亭镇:五龙庄
阴姓——洪洞县的名人
阴承续:明万历年间人,原籍洪洞。(《洪洞县志·选举表·岁贡》)
阴 椿:明万历年间人,原籍洪洞,任清源县训导。(《洪洞县志·选举表·岁贡》)
阴象熊:明朝人士,原籍洪洞,任上林苑监臣。(《洪洞县志·选举表·例贡》)
阴尧卿:明朝人士,原籍洪洞,任陕西中部县县丞。(《洪洞县志·选举表·例贡》)
阴应坤:明万历年间人,原籍洪洞,癸卯科举人。(《洪洞县志·选举表·举人》)
阴 豸:明朝人士,原籍洪洞,任南直溧水县主簿。(《洪洞县志·选举表·例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